
小心!你的银行账户明明显示百万资金到账,转眼却成空?这可能是骗子精心布置的“镜花水月”陷阱。近日,一种以“支票转账”为幌子的换汇骗局浮出水面,多名受害者因轻信“优惠汇率”而血本无归。静安区检察官揭秘:骗子如何用“镜花水月”的假象步步设套?这三步最易让人上当!
近日,静安区检察院在办理案件时发现,犯罪分子精准抓住被害人急需换汇的迫切需求,伪装成“生意人”,以“无手续费”“无额度限制”为诱饵吸引目标。他们先通过支票转账方式,向被害人账户汇入港币以骗取信任;随后用话术不断催促被害人转账对应人民币。待被害人钱款到账后,不法分子立即利用银行支票“可撤销”的特性,撤销此前转账,等被害人察觉异常时,转出的人民币早已难以追回。
针对此类新型诈骗手法,检察官特作如下提示。
骗局手法拆解:这3步最容易上当!福牛财经
伪装“靠谱身份”,降低警惕诈骗分子冒充“换汇生意人”或通过所谓“银行客服经理”介绍,以“优惠汇率”“有熟人资源”为诱饵,引诱有换汇需求的受害人线下见面,逐步瓦解其防备心。
制造“资金到账”假象,骗你信以为真骗子用支票汇款(或利用部分银行“延迟到账”规则),甚至直接伪造转账截图,让你误以为“钱已到账”。这些“钱款”看似暂时显示在账户余额中,但银行未完成清算前,骗子随时能撤销转账。
催你“赶紧转钱”,打时间差骗子深知“撤销期”有限,会用“对方催得急、错过无优惠”等理由反复施压,步步紧逼让你未核实就转钱。等反应过来时,自己的钱早已进了骗子口袋,而对方的“到账款”早已撤回!
检察官防骗指南:3招避开陷阱
换汇只找“官方渠道”,别信“优惠汇率”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》,私自买卖外汇、变相买卖外汇等行为均属违法,情节严重的将追究刑事责任。如有换汇需求,务必通过银行、正规外汇兑换机构等官方渠道办理。切勿轻信非法机构或个人的“优惠汇率”说辞,看似划算的“便利”背后,往往藏着骗钱的陷阱。
认清“结算规则”,到账先核实,别被余额骗了无论是换汇还是日常转账,看到“账户余额增加”后,务必多一步:直接致电银行官方客服,确认资金是否完成清算、能否撤销。未核实清楚前,坚决不转钱!
自己的“卡”和“脸”,绝不借人用身份证、银行卡、手机卡及微信/支付宝账户,绝对不能出租、出借、出售!勿让他人代操作手机银行,更别配合陌生人刷脸,这些行为都可能成为骗子转移赃款的“帮凶”。
检察官再次提醒,金融交易中,眼见未必为实。请牢记,任何脱离监管的“换汇便利”都是陷阱,任何“借卡走账”的邀约都是犯罪。唯有筑牢法律意识、守住行为底线福牛财经,方能真正守护好自身财产与信息安全。
巍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